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廖凌云
发布时间 :2023-12-07 信息员: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浏览次数:834


个人简介

廖凌云,福建邵武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林业草原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方向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公园等各类科研和规划设计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多篇。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先后培养或联合培养硕士生13名。从事主要从事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领域的研究,包括生态价值评估与空间格局优化、社区冲突治理与规划、社区可持续生计与社区福祉等方向研究。

主要科研(规划设计)项目

科研类

 [1] 2022-202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多目标权衡的国家公园周边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智能优化研究:以武夷山为例》,主持

 [2] 2019-202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与整合策略探究》,主持

 [3] 2019,福建省林业局委托横向科研课题,《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研究》,主持

 [4] 2022-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2年第3期应急管理项目

《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之子课题《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设计与模式》,参与

 [5] 2020-202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福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研究》,参与

规划设计类

 [1] 2022,《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调查与规划》,主持

 [2] 2022,《武夷山国家公园荒野调查与参与式制图》,主持

 [3] 2020-2021,《温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战略规划》,主持

 [4] 2019-2020,《跨江西、福建省创建大武夷山国家公园实施方案》,参与

 [5] 2019,《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标准》,主持

 [6] 201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范围优化整合》,参与

 

主要成果

方向1:自然保护地评估与空间优化

[1] 廖凌云,鲁贝,曹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空间关联分析[J].中国园林,202339(12)21-27.

[2] Zhang, X; Liao, LY*; Huang, YY; Fang, QH; Lan, SR; Chi, MW. Conservation outcome assessment of Wuyishan protected areas based on InVEST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3, 45: e02516.

[3] 廖凌云,傅田琪,吴涌平,兰思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以福州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07):80-85.

[4] Zhang, X; Liao, L.*; Xu, Z.; Zhang, J.; Chi, M.; Lan, S.; Gan, Q.. Interactive Effects on Habitat Quality Using InVEST and GeoDetector Models in Wenzhou, China. Land. 2022, 11(5): 630.

[5] Xu, Z., Liao, L.*, Hou, S., Gan, Q., Shen, S., Cao, Y., & Lan, S. (2024). Modeling multi-sca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lderness area changes and potential drivers: Evidence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 of China.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126583.

[6] 翁爱芳,范少贞,卢远清,池梦薇,廖凌云*.基于成本效益评估的县域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比较研究——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8):2020-2037.

[7] 林雅莉,范少贞,廖凌云*,兰思仁.福建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评估——基于保护地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J].生态学报,2022,42(08):3119-3133.

[8] 张雪,池梦薇,兰思仁,廖凌云*.福建省自然保护地边界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J].风景园林,2021,28(08):106-112.

[9] 杨梦琪,池梦薇,廖凌云,兰思仁.福建省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及时空动态分析[J].森林与环境学报,2021,41(06):601-610.

[10] 许正铎,廖凌云,兰思仁流域尺度荒野地格局特征与保护空缺分析——以闽江流域为例 [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6 (03): 79-88.

[11] Su, QM; Chen, KD; Liao, LY .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Disaster Ris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 Sustainability. 2021, 13(6): 3151.

[12] Huang, HXiao, YZDing, GCLiao, LYYan, CLiu, QYGao, YLXie, X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sland Habitat Quality Based on the Invest Model and Terrain D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Haitan Island,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3, 15(14): 11293.

[13]2021,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福建省自然保护地调研报告,福建省林业局采纳

 

方向2:自然保护地社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廖凌云,赵智聪,杨锐.基于时空尺度差异性分析的中国国家公园社区规划框架优化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08):25-30.

[2] 侯甚帆,廖凌云*,刘铠宇等. 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生计资本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OL]. 自然保护地, 1-14[2024-01-0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417.s.20231116.1420.002.html.

[3] 廖凌云,赵智聪,杨锐. 基于6个案例比较研究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参与保护模式解析 [J]. 中国园林, 2017, 33 (08): 30-33.

[4] Weng, A., Liao, L.*, Cao, Y., Carver, S., Lin, L., Shen, S., ... & Yang, R. (2024).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wild: Comparing and mapping wilderness representation in Wuyishan National Park, China.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 5(1), 144-156.

[5] 范少贞,翁爱芳,周卫,兰思仁,廖凌云*,修新田.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林业经济,2021,43(12):55-76.

[6] 廖凌云,侯姝彧,杨锐.生态智慧视野下武夷山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对比研究[J].中国园林,2018,34(07):53-58.

[7] 林于钦,廖凌云*,曹越新西兰国家公园步道规划与管理特征分析及启示 [J/OL]. 自然保护地, 1-17[2024-02-2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417.S.20240129.2129.008.html.

[8] 滕琳曦,廖凌云*,傅田琪,刘铠宇,董建文.法国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建设过程及特征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05):101-106.

[9] 廖凌云,杨锐. 美国***山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特点评述及启示 [J]. 风景园林, 2017, (07): 50-56. DOI:10.14085/j.fjyl.2017.07.0050.07.

[10] 廖凌云,杨锐,曹越印度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管理体制特点评述 [J]. 中国园林, 2016, 32 (07): 31-35.

[11]2023,《中国的世界遗产武夷山》,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参编

[12]2022,《国家公园与绿色发展》,中国科学出版社,参编

[13]2019,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标准,主要编写人员  

主要承担课程

主要承担《景观社会学》《国家公园与环境教育》《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等本、硕、博课程教学任务。

 

联系方式

邮箱:liaolingyun@fafu.edu.cn